学院召开2022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结题汇报会

作者:夏婧 发布日期:2023-04-03
   

2023年3月30日下午,学院在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2022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院系自主建设项目)结题汇报会。学院教指委成员于开莲、夏婧、宁国华、吴春华、刘肖岑、周楠六位老师出席会议,会议由夏婧老师主持。2022年度获批的8个院系自主建设项目先后做了汇报。

刘晓晔.jpg

刘晓晔老师首先汇报《幼儿游戏与指导》双万计划金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目标是形成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的文字案例库、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的视频案例库、出版体育游戏案例书。项目在学院支持下征集幼儿园游戏文本的录像案例,案例覆盖幼儿园小中大班典型的游戏区域和典型的游戏类型,共收集案例69个。课程形成了三级游戏指导的团队,由必发9988集团教师、跨院系合作研究儿童体育的教师、河北师范大学教师,以及朝阳、海淀、东城等重点区域的幼儿园特级、高级教师组成,实现以幼儿园教师建设凝练的案例反哺本科生教学和实践,建设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本科课程。

黄翯青.jpg

黄翯青老师汇报《教育心理学》双万计划金课-线上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建设具体做了三部分工作:一是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使其更加合理,符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尝试对分教学、课程故事、教育家观点化妆表演等方式,革新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是进行教材编写,并搜集大量案例和相关资料,建设课程资源库。

李相禹.jpg

李相禹老师汇报《通过玩教具与游戏设计的项目学习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游戏素养提升的研究》。项目主要探索如何基于项目学习改进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式转型,如何基于项目学习培养师范生的游戏素养。研究构建了本科生游戏素养模型,考察了项目学习的效果,包括在专业态度、情感,专业认同,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宁国华.jpg

宁国华老师汇报《图志学视野下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遵循以道入技的原则,强调人文精神对美术课程的渗透,并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去组织教学内容,使形式化的美术欣赏课程更具生命力。图志学视野下的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设计一是注重走向多元一体化结构中的美术鉴赏的教学内容设计,二是图片的转译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三是对美术作品的细节关注度的提升。

赵雪.jpg

赵雪老师汇报《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理念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美育和思政协同育人都是以精神层面的提升为根本,二者殊途同归,因此,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为学前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研究强调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突出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具有中国文化底色的美术资源;二是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和欣赏能力,强化中国艺术的精神;三是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技术高下来评价的方式,注重美术实践的全过程,突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孙丽萍.jpg

孙丽萍老师汇报《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家园社协同育人能力体系化培养研究:理论导向与实践取向相结合的视角》项目。通过调研,了解学生对协同育人的认识、对课程的需求;形成《家庭与社会教育》新教学大纲;形成课程思政的案例集;搜集优秀的实践案例;依托《家庭与社区教育》必修课、《家园互动方法与实践》选修课、学生实习见习、小学期实验班、家园社协同育人研究项目等,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家园社协同育人能力体系化培养方案。

梁九清.jpg

梁九清老师汇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心理学综合素养的培育研究——基于《心理学概论》课程改革”项目。项目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互动与反馈四方面内容探讨课程改革,并从五方面具体阐述了何为心理综合素养。

钱国英.jpg

钱国英老师汇报“基于《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课程建立线上行为实验平台”项目。项目成果《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课程分析,《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线上行为实验平台的建设。在实验部分,一是基于《儿童发展实验指导》将课程内容、实验内容分成四个板块:儿童身体与动作发展、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动机与情绪以及儿童社会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二是每章内容设计:由面到点,将实验放置于儿童发展的框架内;三是实验形式:强调经典实验、线下线上有机结合以及复制和改编的有机结合。

此次汇报,促进了学院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与交流,与会教师表示,通过互相交流,自己收获颇丰,希望能够将各位老师在教学上做的各种探索、好的做法,推广介绍给学院其他教师,辐射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一年的教学改革研究让教师们对教学上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较好地推动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学院高质量卓越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