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召开2023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开题会

作者:杨彦 发布日期:2023-04-28
   

2023年4月17日下午,学院在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2023年度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院系自主建设项目)开题会。学院教指委成员于开莲、夏婧、宁国华、刘肖岑、吴春华、关永春等几位老师出席会议,会议由夏婧老师主持。2023年度获批的8个院系自主建设项目先后做了汇报。

孙丽萍老师首先代表康丽颖汇报《家庭与社区教育》双万计划金课-线下课程建设项目。课程目标定位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家园社协同育人理念,坚持能力与素养提升并重。围绕家园社协同促进幼儿成长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架构。吸纳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与脑科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整合家园社协同育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园社协同育人课程内容体系。

于开莲老师汇报《学前教育原理》双万计划金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制定了4个目标,且注意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项目要整体建构课程结构、梳理课程逻辑,设计考核方式;建设课程资源,包括在线课程视频资源、各种文献、政策法规等。

吴春华老师汇报《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课程中的实践研究》。项目欲以“奥尔夫音乐教法”为载体构建出一种有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鉴赏力,发展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学会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预计在课程成果方面,形成音乐的课程方案;相关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教案及其他教学资料)。

李臻老师汇报《新文科背景下学前美术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该项目将通过梳理学前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文科背景下如何改革学前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实践中强化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针对学前专业本科生艺术素养现状及发展,探索自我建构主体意识,探索与多学科融合空间的可能性。将尝试打破传统学前美术实践方面非原创的局限性;尝试拓宽知识范式及学科连接路径,深化学术深度。

李莉娜老师汇报《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课程开发与实践》。项目将基于相关课程理论为基础,结合有关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政策法规文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践途径三大方面构建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预计完成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大主题课程活动方案。

关永春老师汇报《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智慧平台建设与运用》项目。对比学前教育专业三级认证标准中“合作与实践”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在协同培养机制,教育实践管理、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教育实践科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和改进空间。本研究拟对照专业认证标准,综合学前教育专业二级、三级认证标准具体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环节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考察、梳理,针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探讨智慧教育的解决之道。尝试将实践教学与智慧化教育管理联系起来,把科学的实践教学理念渗透在智慧教育实践之中,实施实时指导、因材施教、翻转课堂等线上互动策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管理新模式。

高宏钰老师汇报《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材建设项目。该教材立足于幼儿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建立科学核心素养基本框架,通过幼儿科学核心素养的启蒙,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我院及其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材,可以帮助师范生重视幼儿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师范生提高设计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以培育幼儿核心素养的基本能力。

黄翯青老师汇报《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教材建设项目。该教材将围绕幼儿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难点,指向幼儿教师对幼儿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的识别、理解和干预,并据此进行教材内容的建构、体例的设计以及资源的配给。因为涉及多学科和多种内容,涉及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本教材尝试建立拓展资源,对有关问题提供相应的学术资源库和干预方案资源库。

在几位老师汇报后,教指委依次提问并给出了修改意见及建议,促进了学院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随着每年的教学改革项目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较好地提升了学院教学质量,助力学院高质量卓越人才培养。

关永春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