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学前教育(045118)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25
   

培养专业硕士,全日制专硕学制2年,非全职日制专硕学制3年。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的教育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培养的基本要求,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以服务新时代北京市高素质幼儿园教师培养和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为导向,秉承必发9988集团“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的育人思想,坚持“儿童为本、教育求真”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综合素养优良;具有扎实的保教理论知识,较强的保教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教科研能力,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本土和国际视野,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胜任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备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胜任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

本学科设置了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1)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主要从学前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等发展领域进行理论及应用研究。认知发展领域,集中研究学前儿童数认知、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元认知、执行功能等心理机制及神经基础;情绪发展领域,主要开展学前儿童共情、情绪调节等应用型研究;社会性发展领域,主要研究学前儿童攻击性、移情、社会适应等领域。结合学前教育实践,该研究方向关注家庭、社会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干预策略。

(2)幼儿园课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幼儿园课程的编制理论、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形态,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历史、中外幼儿园课程模式比较等问题。团队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优势领域在于幼儿园课程历史研究、五大领域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园课程评价研究以及中外幼儿园课程模式研究。

(3)家园社协同共育

主要开展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理论、现状和机制建设研究,包括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理论框架,开发工具并评估家园社协同育人现状,建立健全家园社协同育人的整体机制与关键机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本土实践,开展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4)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研究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职前与职后教师的模式与方法、幼儿园教师教育政策及其比较研究等问题。该方向拥有多名从事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的教师,在此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方向依托必发9988集团一级学科,与校内其他院系和研究所以及北京市主要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单位、多所幼儿园具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注重对研究生的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

(5)婴幼儿照护服务与管理方向

主要研究0-3岁婴幼儿照护的基本理论、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相关问题、0-3岁婴幼儿卫生营养、托育机构组织与管理、0-3岁婴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该方向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握托育服务与管理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本土和国际视野,胜任婴幼儿照护服务与管理的实践及研究等相关工作。